您当前的位置:莱迪时尚网资讯正文

大家觉得2017年,月入多少算小康?小康的标准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8 21:12:47  阅读:409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薛佳凝

近来,大家都被一份小康标准的报告刷屏了,当我们还在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突然告诉你,你小康了!根据交通银行及全球著名的尼尔森市场调查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财富景气指数,这一指数代表中国小康家庭对过去和未来6个月经济景气、收入增长和投资意愿的评价。

调查范围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大核心城市,以及东部、中西部、南部、北部的21个省会城市,包括南京、杭州、合肥、济南、福州、武汉、长沙、沈阳、哈尔滨、贵阳、西安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税后家庭收入在12万元以上,成都10万元以上,其它城市8万元以上,即为小康家庭。

至于这份报告的调查结果是怎么样的?其实大家并不太关心,让大家关心的是,只要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税后家庭收入在12万元以上,成都10万元以上,其它城市8万元以上,即为小康家庭。”当这个标准出现的时候,相信很多朋友都感到震惊了,我就这么小康了?原来实现小康这么容易啊?可是为什么我小康了,我还是过的这么苦逼呢?蓝瘦,香菇的背后很多人表示,我看来是“假小康”了吧。

一、到底什么才是小康的标准?

大家的争论焦点都在于,小康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样就能够被称之为小康了?不少人反映,一线北上广12万,二线8-10万这样的家庭收入连个厕所都买不起竟然能被称为小康了,这个也实在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我们不如追本溯源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小康?小康这个词出自于著名的中国古代经典《礼记》,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比理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在《礼记》中并没有明确论述小康是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也为后人来定义小康社会留下了一片空白。

后来我们的国家又多次在重要的报告中提及小康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论述,根据我们官方的定义,摘录了16大定义的小康社会中关于个人家庭的小康标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恩格尔系数低于40%

其他的很宏观的标准,暂时就不提了,就选了这三个标准,按照2002年这个标准提出来的数字计算,查到2012年的时候人民网做过一次测算,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12年的100元相当于2002年的30元,按照同等比例测算,又过了5年的时间,按照复利计算,每年的物价上涨水平大概是12.5%左右,所以2002年1.8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折算到2017年应该就已经该达到12万元,假设这是一个三口之家,那么小康的标准应该是家庭可支配收入35万元左右,才能够和2002年的小康标准相提并论。再加上人均据居住面积30平米,一个三口之家的居住标准应该是100平米的房子,这个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少说也要价值五六百万元了。

这样算算,报告的标准真心不太靠谱。

二、我们为什么都不觉得自己达到小康了?

其实从收入来说,现在家庭年收入12万元在2002年的标准来看,的确是很高了,但是我们的支出增幅比收入增幅更高,贸然根据收入这种唯一标准来界定小康实在是有些太过草率了,但是真正的根源还不止于此,我们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大家过的并不幸福,小康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因此小康的问题表面上是一个标准之争,实际上是大家过的太过苦逼,幸福指数并不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水平的变好并不明显。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起15年前变好了吗?这点毋庸置疑,我们的生活水平变得比以前肯定好很多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电脑,都有智能手机,一些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另一方面,真正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还是超过了我们工资的上涨水平,刚刚算的那个数字,年均上涨是12.5%就是我们的物价上涨水平,但是我们的工资上涨水平是多少呢?根据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我们的年均工资上涨幅度是6-7%之间,意味着我们工资和物价之间有着5%左右的差额,这个差额的存在让我们实际的生活水平上涨受到了较大的制约,表面上收入多了,实际上花钱的地方更多了,以前1块钱能买到的烧饼,现在要5块了,以前五毛钱一个的包子,现在要2元了,这些让我们真的很难松一口气。

二是居住的成本还在上升。如果说我们和十五年前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恐怕就真的是房价了,2002年的时候,记得很清楚,老家合肥,市中心房子的价格是2000一平,但是现在合肥即使不是市中心,房子的价格也涨了快十倍了。与房价上涨同时涨上来的还有房租,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买得起房子,租房就成为了关键,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房价上涨,房租的涨幅也吓死人,曾经有个朋友帮瀚哥算过,她来上海工作三年,平均每年房租的涨幅都在30%甚至更高,但是我们的工资涨了吗?恐怕不仅没有,还存在着下降的可能性。

三是大家的生活压力更大了。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以勤劳著称,让我们加班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相比于十几年前,表面上我们的假期多了,但是实际上加班的强度却在与日俱增,互联网时代给大家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工作与生活界线的模糊,就想问问有多少的朋友,下了班还在路上回领导的,在家还要回工作的邮件,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不再像生活,工作延续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人现在的状态是不敢生病,因为一旦生病就有可能因病返贫。

生活不易,希望大家都能够达到真正的小康生活吧,而不是被小康。